洗護陽臺、健身陽臺、休閑陽臺、讀書陽臺……不同主題,家用電器、日化用品、生活用品等所需產品一站式下單配齊。這是工業互聯網背景下“陽臺場景”的海爾解決方案。
這家老牌家電生產企業通過創建工業互聯網平臺“卡奧斯”,挖掘出一個跨行業、跨領域的供需資源池。在這里,企業間進行高效率、全方位的資源配置,駛進場景銷售的藍海,消費者的場景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發掘和滿足,為區域乃至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全新動力。
6月8日上午,我省舉行工業互聯網專題報告會,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、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和集團總裁、省工業互聯網協會會長周云杰,用兩小時的時間描繪了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必然邏輯和廣闊前景。對于致力高質量發展的山東制造業來說,“海爾一課”提供了一個啟示:工業互聯網大勢浩蕩,順勢而為或將是每一家企業的必經之路。
“所有企業都應盡快轉型進入”
“工業互聯網已經來了,所有企業都應該盡快轉型進入。要么成為一個節點,要么出局。”開場第一句,張瑞敏就斬釘截鐵地指出工業互聯網帶給企業的挑戰和機遇。
在他看來,工業互聯網能夠把不同領域、不同品類的產品連接到一起,創造新的消費需求,產生新的經濟增長,而其核心,在于“將產品銷售轉化為場景銷售”。
上海的海爾智家001號體驗店中,消費者可以體驗智慧客廳、智慧廚房、智慧浴室等5種生活場景,以及全屋空氣、全屋用水、全屋安防等7種解決方案。企業銷售的不僅是家電,而是涵蓋家居、日化等百余種品類產品的場景解決方案,因此平均客單價達到了一般家電企業難以企及的24萬元。
這背后正是工業互聯網在發揮作用。“有些產品海爾不直接生產,但通過‘卡奧斯’,海爾得以整合相關企業,一站式滿足用戶需求。”周云杰介紹。
“卡奧斯”是海爾于2016年起打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。平臺面向全社會開放,消費者提出場景需求,企業間根據需求并結合自身優勢,開展配置資源,不同利益主體實現多方共贏。僅在疫情期間,卡奧斯就鏈接2萬多家不同行業的企業,發布并承接8700多項需求,全國2100多家企業借此實現疫情下防控和復工復產。
張瑞敏強調,沒有一個行業可以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,所有行業必須連接起來,共同打造生態品牌,共同創造、分享價值。而這種連接,正是工業互聯網所致力提供的。
“山東可以成為工業互聯網的引領者”
山東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,但長期以來也面臨產業結構不優、效益不高等問題。工業互聯網的出現,給山東制造業轉型發展提供了重要抓手。
報告會上,周云杰分享了一個案例:淄博一家陶瓷企業面臨高能耗、高污染、低溢價等瓶頸,接入“卡奧斯”后獲得了豐富的用戶數據、消費端數據、生產管理數據,在龐大的潛在市場中發現了市場空間大、溢價能力高的防靜電瓷磚,順利轉型。當年收入增長32%,效率增長35%,成本下降8%。
“互聯網是山東工業改造提升、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點。”省國資委主任張斌表示,要想在新舊動能轉換中走在前列、發揮引領作用,山東必須加快工業互聯網建設。
放眼國內,逐鹿者已上馬啟程:上海正在爭創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示范城市,提出“帶領長三角實現先進制造業‘集群式’發展”;杭州瞄準“國內一流、全球領先”這一目標,全力打造1+N工業互聯網體系;山東提出建設工業互聯網的先行區,青島更志在必得地明確打造“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”……
與同行者相比,山東優勢何在?在張瑞敏看來,山東工業基礎雄厚,制造業企業眾多,布局工業互聯網起步早、起點高,此外還擁有海爾、浪潮兩個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,可謂集合了發展工業互聯網的諸多有利條件。“立足現有優勢,抓住工業互聯網機遇,相信山東可以成為工業互聯網的引領者。”
做大工業互聯網“朋友圈”
“當前形勢下推進工業互聯網尤為迫切。”張瑞敏發現,在疫情影響下,許多企業暴露出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短板。而工業互聯網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,即各領域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連接,可資源重組打造不同的競爭優勢,這將對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、做好“六穩”“六保”產生積極意義。
充分發揮工業互聯網生態圈、資源池的作用,需要不斷擴大規模效應,吸引更多中小企業參與。而要做大工業互聯網的“朋友圈”,周云杰認為,不僅要靠政策機制鼓勵中小企業,更要依托市場機制。“平臺本身要不斷尋找并破解企業痛點,如提高效率、降本增效、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,讓更多中小企業搭上工業互聯網的便車。”
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安文建表示,山東將全力支持兩個國家級雙跨平臺加快發展,新培育省級平臺30家以上,為各個行業的中小企業提供全面、高效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。
大型國有企業同樣需要借力工業互聯網。張斌認為,工業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,必須抓住這一機會,加大投入力度,加大整合和應用,推進國有企業制造業提升層次。